【中國耐火材料網】
2017年9月19-20日,由全國耐標委組織的三項試驗方法國家標準審查及新試驗方法標準宣貫會在貴州省貴陽市順利召開。本次審查的三項國家標準分別是《耐火材料 熱膨脹試驗方法》(修訂GB/T7320-2008)、《耐火材料 陶瓷纖維制品試驗方法》(修訂GB/T17911-2006)和《不定形耐火材料 抗爆裂性試驗方法 》(制定),均由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完成。來自全國耐標委、生產企業、設計單位、高等院校、檢驗機構等24家單位的3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首先,全國耐標委試驗方法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王戰民教授級高工講話,他介紹了今年耐火材料試驗方法標準項目的進展情況,并對此次審查會提出了具體要求,隨后主持了《耐火材料 熱膨脹試驗方法》標準的審查。其他兩項標準的審查分別由武漢科技大學葛山教授級高工和全國耐標委秘書長彭西高教授級高工主持。
按照審定程序,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代表分別匯報了課題的來源、制修訂標準的過程簡況和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匯總處理的情況等。與會專家本著科學嚴謹、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標準編制說明及送審稿的編寫格式、技術內容進行逐字逐句的嚴格審查,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形成了對標準的修改建議,參會代表一致同意,修改后的標準送審稿可上報標準化主管部門。
該三項標準中,《不定形耐火材料 抗爆裂性試驗方法》為新制定標準,其他兩項為修訂標準。《不定形耐火材料 抗爆裂性試驗方法》修改采用ISO 16334:2013,與國際標準的主要技術差異如下:試驗過程中每次升高的溫度為50℃(國際標準為100℃);試驗結果的描述為無損毀和損毀兩種(國際標準有更細致的區分:無損毀、試樣開裂或有連續的不嚴重表面損毀、破壞性的損毀);采用抗爆裂溫度來衡量抗爆裂性(國際標準僅報告每個試樣在每個測試溫度的試驗結果和每個試樣的損毀程度);同時,把轉變點溫度的測定作為附錄,試驗表明轉變點溫度與抗爆裂性沒有確定的對應關系。
《耐火材料 熱膨脹試驗方法》與上一版本相比,主要作了如下修改:增加了任意溫度下線膨脹系數的定義和計算方法;修改了示差法的個別試驗參數(升溫速率和規定載荷等);頂桿法中:增加了試樣尺寸和載荷的規定; 刪除了對硅質試樣的升溫要求;修改了儀器校正方法和公式等技術內容。《耐火材料 熱膨脹試驗方法》同時修改采用ISO16835:2014,與國際標準的區別主要為:刪除了國際標準中方法C(無接觸法)和利用高純鉑、硅對儀器進行二次校正的方法;增加了推薦試樣尺寸;修改了施加壓力和平均線膨脹系數計算公式等內容。
《耐火材料 陶瓷纖維制品試驗方法》修改采用ISO 10635:1999,與國際標準和GB/T 17911-2006主要技術差異如下:增加引用GB/T 18930標準,同時刪除了回彈性、導熱系數、抗拉強度和渣球含量等定義;渣球含量中增加了負壓篩分析法;修改了干燥試樣的規定等。
本次會議審查的試驗方法國家標準均是修改采用相應國際標準,技術內容上均存在差異,所作修改更適合我國國情,同時方便使用。
在本次會議上,全國耐標委還邀請了武漢科技大學葛山教授級高工對《耐火材料 高溫抗拉強度試驗方法》、《耐火材料 高溫抗扭強度試驗方法》、《耐火材料 高溫耐壓強度試驗方法》等3項新制定的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做了宣貫,主要介紹了幾種試驗方法的快速升溫和局部加熱的特點和多種耐火材料的試驗結果;以及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王秀芳教授級高工對新制定的8項不定形耐火材料系列試驗方法標準進行了宣貫,介紹了新制定的不定形試驗方法與現有國際標準、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區別。通過介紹和交流,加深了與會代表對上述標準的理解,將對以后標準的使用執行起到指導作用。
全國耐標委秘書長彭西高教授級高工還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國家標準化工作改革的相關政策,簡要總結了近7年來全國耐標委標準項目的立項和完成情況,并再次強調了委員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希望所有委員都能各盡其責,將標委會的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全國耐標委試驗方法分會主任委員王戰民教授級高工作總結講話,他充分肯定近年來耐標委所做的工作,可謂碩果累累。但是由于工作量較大,可能也存在一些技術討論不充分的問題等,希望全體委員繼續努力,為進一步提高耐火材料試驗方法標準的質量做出貢獻。
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審查會現場之一
審查會現場之二
審查會現場之三
全國耐標委彭西高秘書長介紹國家標準化改革有關政策和委員履職要求(宣貫會現場之一)
武漢科技大學葛山教授級高工作高溫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宣貫(宣貫會現場之二)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王秀芳教授級高工作不定形耐火材料系列試驗方法標準宣貫(宣貫會現場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