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由中國金屬學會主辦的"第六屆國際煉鋼科技大會"于2015年5月12-14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召開,共有世界22個國家及地區的600余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上交流論文270余 篇。國際煉鋼科技大會為國際煉鋼領域最具權威性和最具影響力的系列學術會議,每三至四年在世界各大洲輪流召開,此次是首次在中國召開。與會的國內外代表一 致認為此次國際煉鋼大會的學術質量和會議規模都超過了歷屆會議。許多青年學者和研究生踴躍參會,中方參會者的學術水平和英語水平都較以往有顯著提高,也是 本次煉鋼大會的特點。
5月12日上午由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干勇院士致大會開幕詞,干院士指出世界鋼鐵工業,尤其是中國鋼鐵工業仍面臨 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行業盈利空間縮小、資源和環境壓力增大等四大挑戰。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給世界范圍的制造業帶來顛覆性變 化,這就是新型信息技術(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中國鋼鐵工業將抓住這個機會,達到轉型升級的目的。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德國以 及瑞典的5位國際煉鋼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分別作了大會特邀報告。
當今,由于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國際鋼鐵行業正面臨著巨大的 困難和挑戰,中國鋼鐵工業正處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受到了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近年來我國煉鋼領域取得了長足 的進步,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潔凈鋼生產系統技術為基礎,在節能減排、降本增耗、質量控制、品種開發和資源再利用等方面成績斐然。會議內容覆蓋了工藝流程優 化、鐵水預處理、氧氣煉鋼、電爐煉鋼、爐外精煉、鋼液流動與凝固及其模擬、連鑄鑄坯質量控制、連鑄保護渣、非金屬夾雜物、煉鋼過程機理研究、品種開發、環 保及二次資源回收利用。
本次會議為國際煉鋼領域同行們提供了一次極好的交流和提高的機會,探討今后煉鋼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推動學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來源:中國金屬學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