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2015年11月10日至14日中國金屬學會秘書長趙沛教授和國際聯絡部趙欣同志赴德國杜塞爾道夫市參加國際鋼鐵學會秘書長聯席會議和德國鋼鐵學會2015年年會,關于此次會議的相關情況匯總如下:
一、德國鋼鐵學會2015年會
德國鋼鐵學會年會每年11月份在德國杜塞爾道夫召開,約有1500-2000余名歐洲地區的鋼鐵及有關方面的科技和管理人員參加,會議的工作語言為德語和英語,會議報告都是根據計劃邀請的,沒有單獨征稿。通過邀請的報告,把一年來鋼鐵工業所取得的進步和行業關心的問題展現出來。
2015年德國鋼鐵學會年會的主題為"為明天制定方向",首先由德國鋼鐵經濟協會會長Kerkhoff博士和歐洲投資銀行主席Hoyer博士做了歡迎辭。Kerkhoff博士在歡迎辭中指出,德國目前鋼鐵工業面臨最主要的問題是兩方面的負擔太重,一是歐盟提出的CO2排放量指標無法達到,目前的能耗水平已接近下限。從2013年開始,超標部分要征收CO2稅;二是能源價格大幅度上升。這兩個因素主要影響鋼鐵工業的競爭力。認為出路只有提高鋼鐵產品的性能,提高產品的生命周期壽命,以此來降低CO2排放平衡問題。同時,由于中國鋼鐵工業的大量出口(2015年1-10月份出口量達到了約1.1億噸),對于歐洲乃至世界鋼鐵工業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Hoyer博士介紹了目前歐洲面臨的挑戰和歐盟的投資政策,特別提出了歐盟的債務危機所引起的各種問題。
同時,為了鼓勵年輕人學習冶金技術、專注科學研究,德國鋼鐵學會設立了"青年學者獎"(Young Academic Awards),2015年分別授予阿亨工業大學的1位碩士和1位博士此獎項,兩位獲獎者的研究方向為高錳鋼和QP鋼。
會議共分為六個分會場(每個分會場半天);
1、工業4.0在鋼鐵工業中的應用
2、創新的能源用軋制鋼材
3、新條件下的對外貿易政策
4、鋼鐵生產中的能源效率
5、鋼鐵材料在現代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6、環境、氣候和資源政策對于鋼鐵工業的未來要求
二、國際冶金學會秘書長聯席會議(ISSI)
世界各主要產鋼國家的鋼鐵學會秘書長或者負責人每年在德國鋼鐵學會年會前夕聚會一次,討論和協調未來5-6年內國際有關鋼鐵冶金方面專業會議的安排。協調的會議主要是國際性系列會議和歐洲地區系列會議,參加ISSI的各國冶金學會有義務支持這些會議;其它非國際系列、自行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不屬于協調范圍,只需備案。
2015年共有來自13個國家的15位相關鋼鐵學會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首先通過了鋼鐵及其應用國際會議協調原則的更新版本。
會上協調了2021年以前各個國際會議的安排,我會按原計劃召開以下國際會議:
2016年:召開第一屆國際汽車用鋼大會
2017年:第七屆國際冶金工藝模擬會議
此外,經過前期的籌備及調研,學會提出希望申辦2020年第六屆國際鋼鐵熱機械處理會議(英文: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of Steels),并得到了通過。此會議前五屆都在歐洲地區召開,此次是第一次由中國舉辦。
會議上,各個國家的學會負責人都介紹了各國鋼鐵生產概況,趙沛秘書長主要介紹了目前中國鋼鐵工業面臨的新常態以及存在的問題,歐洲、北美以及南美地區的代表對于中國鋼鐵工業大量出口所造成的沖擊表示了擔憂,德國鋼鐵學會根據其官方統計進一步指出了2015年1-10月份中國粗鋼出口量達到了約1.1億噸,其他國家的出口總量約為2.48億噸。(來源:中國金屬學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