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學斌1王金剛1梁棟1孟賽2焦克新2張建良2
作者單位:1.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萊蕪分公司2.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
刊名:鋼鐵
ISSN:0449-749X
出版年:2023-06-28
卷:58
期:12
起頁:31-40
止頁:
分類號:TF57
語種:中文
關鍵詞:高爐長壽;爐缸;死料柱;焦炭粒度;空隙度;
內容簡介高爐爐缸死料柱的形貌尺寸、沉浮狀態、空隙度及焦炭粒度粒級時刻影響著爐缸液態爐渣和鐵水的流動情況,進一步影響著鐵水對爐缸側壁的沖刷侵蝕程度和爐缸活性。基于萊鋼3號3 200 m3高爐的破損調查研究得到爐缸整體呈現“鍋底狀”侵蝕特征,其中爐缸側壁的侵蝕程度較小、仍殘余較為完整的炭磚結構,部分區域還保留少量的陶瓷杯結構,爐底陶瓷墊已被侵蝕完全至第3層超微孔炭磚。通過對爐缸死鐵層殘鐵積存物的切割解體,并結合綜合圖像處理技術對爐缸死料柱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死料柱根部為“圓弧狀”并在爐缸中呈現明顯的漂浮狀態,高度約為0.45~1.34 m,死料柱直徑約為10.01 m,占侵蝕后爐缸直徑的71.91%,體積較小有利于浮起,同時降低鐵水的環流現象對側壁耐火材料的沖刷侵蝕。死料柱周圍含有一段長度約為1.0 m的鐵水通道,通過計算得到此區域鐵水的對流換熱系數較小,約為52.61 W/(m2·K),這說明鐵水流速小,而使得耐火材料所承受的熱應力小,可大幅度減緩爐缸爐襯的侵蝕速率。死料柱平均空隙度和焦炭平均粒度分別為54.57%和22.89 mm,較大的死料柱空隙度和中心焦炭粒度保障了死料柱良好的透氣透液性,增大了爐缸活性。鐵水在不同方向交互運動的流動方式利于形成爐缸的均勻性侵蝕,進一步提高了爐缸壽命。
所需耐材幣: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