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翟大興1,2,3石姝華1鄭麗超1楊四路1邢金蕊1韓冀春1劉少普1
作者單位:1.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河北省淺層地熱能研究中心)2.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刊名:地球學報
ISSN:1006-3021
出版年:2023-12-13
卷:45
期:3
起頁:375-385
止頁:
分類號:P619.252
語種:中文
關鍵詞:華北板塊北緣;石墨礦;地球化學;微量元素;碳同位素;
內容簡介晶質石墨是一種新興戰略礦產。近年在河北省北部發現了多處大中型晶質石墨礦床,主要賦礦層位于新太古代崇禮上巖群、古元古代紅旗營子巖群等,具有良好的成礦潛力。通過系統的野外地質調查與采樣、分析測試工作,詳細研究了賦礦層位的巖相學、地球化學特征,并對碳質來源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賦礦巖石主要為含石墨黑云斜長變粒巖、片麻巖與透輝巖,原巖恢復以砂泥質碎屑巖、鈣質沉積巖為主。主量元素含量變化較大, SiO2含量為38.90%~80.42%, CaO+MgO為2.05%~31.93%, Al2O3為1.50%~15.34%;稀土元素含量為79.1~321.4μg/g, PAAS標準化分布模式一般具有右傾或較平坦分布特征, δCe略具負異常,部分具有δEu異常。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沉積環境為濱淺海環境,部分地區存在富氧條件,局部為還原環境或存在熱液加入。石墨中碳同位素值為–26.0‰~–20.7‰,主要來源于生物成因有機碳;大理巖碳同位素值為–3.8‰~1.1‰,主要來源于碳酸鹽巖成因無機碳。區內晶質石墨礦層分布受到地層、巖性、巖相控制,含礦有利層位為古陸邊緣濱淺海相富含有機質的砂泥質碎屑巖、鈣質沉積巖。礦床成因為沉積變質型礦床。
所需耐材幣: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