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保元,汪廷棣
作者單位:廣東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
刊名:四川有色金屬
ISSN:1006-4079
出版年:2024-12-28
卷:
期:4
起頁:34-37+41
止頁:
分類號:P619.232
語種:中文
關鍵詞:高嶺土礦;地質特征;礦床成因;白沙髻地區;南雄市;
內容簡介礦區位于華南褶皺系閩贛粵加里東褶皺帶南西緣,是重要的高嶺土礦產資源產地。本文通過對該地區高嶺土礦床的成礦地質背景和分布情況分析,了解了其構造、巖性等地質特征。其次,通過對高嶺土礦石的礦物組成、礦石結構和礦石性質的分析,揭示了高嶺土礦的物化特征。然后,通過對相關地質學理論的研究,探討了高嶺土礦床的成因機制,包括成礦作用和過程方面的探討。研究發現,該高嶺土礦床的成礦母巖為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和二云母二長花崗巖,經次生風化殘積形成全風化帶—半風化帶—基巖帶,屬原地風化成礦作用。
所需耐材幣: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