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東生,呂學明,劉亞東
作者單位: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
會議錄名稱:第十七屆全國不定形耐火材料學術會議
出版年:2023-09-11
起頁:1
止頁:7
總頁數:7
館藏號:
分類號:TQ175
語種:中文
會議名稱:第十七屆全國不定形耐火材料學術會議
會議地點:江蘇南京
會議時間:2023-09-11
會議主辦者:中國金屬學會耐火材料分會、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關鍵詞:碳化反應;含 TiC 爐渣;MgO-C 磚;高爐渣
內容簡介“高溫碳化-低溫氯化”工藝可以從含 TiO2 10%~30%(w)的含鈦型高爐渣中回收大于 65%(w)的鈦資源,是最具產業化前景的技術路線之一。高溫碳化反應在電爐內進行,反應溫度為 1500~1700 ℃,因此電爐耐火材料不僅要具備耐高溫、耐沖刷、優良的熱震穩定性,而且要有較強的抗渣侵蝕能力。本文 借助熱力學計算、XRD 和 SEM 等研究手段,分析了高溫碳化過程中熔渣與 MgO-C 材料的反應情況和侵蝕機理。結果表明:溫度越高,熔渣的侵蝕能力越強,當溫度低于 1560 ℃,熔渣可能與 MgO-C 材料發生反應生成鎂鋁尖晶石(MgAl2O4)、鎂橄欖石(Mg2SiO4)和鎂鈦尖晶石(MgTi2O5)等高熔點物相,熔渣對 MgO-C 材料侵蝕速度較慢。但是當溫度大于 1560 ℃,前期生成的高熔點物相逐漸溶解,熔渣對 MgO-C材料侵蝕加劇;并且隨著碳化反應進行,熔渣中 TiO2含量的降低,TiC 含量逐漸增加,熔渣對 MgO-C 磚的侵蝕作用逐漸減弱;進一步對 MgO-C 磚的微觀形貌分析發現:含碳耐火材料的基本侵蝕機理是氣氛中氧氣與石墨反應形成氣孔,渣中侵蝕介質再與 MgO、基質反應先形成高溫中間相,隨著反應進行形成低熔點相。
所需耐材幣: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