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浦項和安賽樂米塔爾取消印度建廠計劃將使當地鋼廠受益。就在安賽樂米塔爾取消奧里薩邦項目以及浦項該地區的鋼廠何時動工興建仍未確定之時,印度JSW鋼公司聲稱有興趣在該沿海地區建一家靠近港口的鋼廠。目前正在考察中,計劃投資1500億盧比,項目產能尚未確定。與此同時,塔塔鋼鐵公司的奧里薩邦鋼廠進展順利,預計2014年底如期投產,一期年產能300萬噸,二期將進一步擴大到600萬噸。京德勒鋼和能源公司(JSPL)奧里薩邦年產能600萬噸鋼廠亦在建設中,一期粗鋼年產能200萬噸,預計明年3月份投產,二期可能在2013年完成,未來粗鋼年產能還將進一步擴至2000萬噸。印度鋼鐵管理局(SAIL)擴建計劃亦在推進中,到2014-15財政年度粗鋼年產能將擴至2400萬噸,2022-23年度年產能將增加一倍以上至5000萬噸。新增產能的大部分將來自現有5個鋼廠的擴建,另外還將在賈坎德邦(Jharkhand)東部辛德里地區新建一家年產能560萬噸的鋼廠。預計未來5年印度將新增產能約2300萬噸。到2015-16年度印度鋼產能將達到1.1-1.2億噸。
作為全球第4大鋼生產國的印度,目標是到2015-16財政年度粗鋼產能達到1.45億噸,到2025年鋼產能將提高到3億噸。該目標看來不且實際,未來5年內不可能看到年產能總計5000萬噸的超大型鋼廠投產。阻礙印度鋼鐵產能擴張的主要原因是嚴格的土地保護政策和沒有明確的補償政策。通常項目投產需要8-10年拿到各項審批,即使已經許諾的投資項目也不能確保進展順利。為推動經濟發展,印度政府已采取一些措施,努力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如決定放開幾個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法規,土地收購和采礦法規的修正案也已提交,旨在簡化程序。
從長期來看,印度仍是全球鋼鐵玩家看好的市場,至少不是像歐洲和中國那樣在需求低迷和過剩產能中掙扎。印度人均鋼消費僅為中國的1/10,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毋庸質疑,印度未來鋼需求仍將強勁增長,即使現在不會。不過,值得注意的的是幾年前還是世界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國的印度,到本財政年度可能轉變為鐵礦石凈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