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武漢科技大學"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今年年初正式掛牌。這是湖北省屬高效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耐火材料工程研究的武漢科技大學有多項發明專利證書,近百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甚至領先國際水平。耐火材料行業中的突出貢獻,使得該科目學術帶頭人李楠獲得國際耐火材料界的最高榮譽獎,學校也是國際耐火材料研究與教育聯盟(FIRE)中唯一的中國高校。
耐火材料是鋼鐵冶煉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好的耐火材料就難以冶煉出優質鋼材。而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作為鋼鐵大國,但是在鋼鐵質量上卻難以與國外媲美。在這樣的環境下,武漢科技大學的李楠、祝洪喜等專家開始了對耐火材料、爐料、潔凈鋼等材料的研究。
經歷無數次失敗之后的今天,祝洪喜成功攻克爐磚"防氧化"問題,目前國內70%鋼鐵企業都在使用該技術。李楠發現在耐火材料與熔鋼之間存在液相隔離層,控制其組成可凈化鋼水,為國內外此項研究奠定基礎。還有剛玉-方鎂石-尖晶石材料、高鈣氧化鎂一氧化鈣等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發,都處于世界領先。
武漢科技大學的杰出人才不止這一兩人,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淀,實驗室已擁有由4名特聘教授、4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0名湖北省"楚天學者"牽頭的高水平研究團隊,其中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