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耐材工業面臨的壓力和機遇
新常態是經濟高速增長之后的"換擋"期。新常態首先表現為經濟增速放緩,同時包括經濟增長質量的提升。具體表現為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長模式從粗放式規模增長轉入創新驅動增長。新常態對耐火材料工業的影響將是深遠、長期的。
1、耐火材料行業將面臨三個方面的壓力
一是產能過剩導致的市場供大于求和無序競爭,耐材產品價格和經營質量長期下降的經營壓力,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二是企業自有資金不足,應收貨款難以回收,銀行貸款實際利率上升造成的財務成本過高和流動資金不足的壓力。
三是環保投入欠賬較多,環保成本將日益增加的壓力。
2、生產企業應抓住轉型升級發展的新機遇
對耐火材料企業來說新常態是壓力,是挑戰,但更是機遇。耐火材料行業應該抓住機遇,加快結構調整,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行業整體競爭能力。
第一、積極抓住企業聯合重組政策環境優化的新機遇,提高產業集中度。
近年來,耐材優勢企業通過優勢互補,跨區域的聯合重組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4年3月7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完善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國發【2014】14號),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苗長興就"意見"發布后取得的新進展及正在擬定的相關配套政策等進行了梳理和介紹,其內容包括"完善財稅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兼并重組稅負;優化融資及穩定崗位補貼相關政策;取消或簡化審批程序及政策引導等"。相關政策耐材企業,特別是優勢企業要緊緊抓住市場資源配置向優勢企業轉移集中和聯合重組政策環境優化的有利時機,積極推進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聯合重組,擴大重組成果,提高生產集中度。
第二、緊緊抓住規模效益型向創新效益型轉變的新機遇。
徐樂江會長在鋼協常務理事擴大會上指出"我國鋼鐵工業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由此帶來的不利影響,需要我們花相當長的時間來化解"。耐火材料工業也是一樣。近十幾年來耐材產量高幅增長,生產能力逐年擴大,其結果是產能過剩、市場無序、效益低下,經營質量很低。因此,生產企業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整合強化研發資源,加強與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技術研發合作,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技術創新模式,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實現規模效益型向創新效益型、質量效益型的轉變。
第三、要抓住產品需求結構變化的新機遇
今后,我國耐火材料的需求量不會再有二位數增長,將進入較低的增長區間,甚至還可能小幅下降。同時下游行業對耐火材料的需求結構也將發生變化。全國鋼鐵、水泥等9大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中,與耐火材料相關的就有5個,產能過剩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新建項目將快速減少,基建用耐火材料需求量將逐漸下降。同時下游行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也將給耐火材料需求結構帶來新變化、新要求。對此,耐材生產企業要深刻認識新常態對本企業帶來的影響和機遇,緊緊跟蹤市場的需求變化,積極拓展耐材市場的新領域,不斷滿足耐材市場的新要求。
總之,耐材行業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大家要以積極、理性的心態適應新常態,應對新挑戰,抓住新機遇,緊密跟蹤市場的需求變化,適時調整經營策略,著力推進耐材行業的創新發展。
【中國耐火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