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科技創新推進暨信用建設總結會議"于2012年11月20日在武漢科技大學召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克敏,中國耐材協會常務副會長徐殿利,副會長張雪松、靳親國,武漢科技大學副校長倪紅衛等出席會議。全國60余家骨干耐火材料企業及重點科研院所的負責人,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踐行科學發展觀為主題,總結交流了行業科技創新及信用體系建設的經驗和成果。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建雄主持會議。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克敏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結合我國鋼鐵工業和耐火材料行業的科技創新工作,作了題為"科學發展、創新驅動"的主題報告。在對當前我國鋼鐵工業經濟運行走勢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李克敏秘書長著重宣講了我國鋼鐵工業"十一五"科技創新成果、"十二五"科學發展目標及鋼鐵工業創新能力建設的發展思路。關于耐火材料工業,她說,中國耐火材料的產量已達到世界耐火材料生產總量的65%以上,作為全球耐火材料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不僅滿足了國內鋼鐵工業乃至高溫工業超常增長的需求,在耐火材料科技創新的諸多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我國耐火材料整體科技水平與國外的差距明顯縮小,有的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平均噸鋼消耗由"十一五"初的約25kg/t鋼降低到18kg/t鋼左右;連鑄用功能耐火材料使用壽命較"十一五"初提高50%以上;無碳、低碳、鎂鈣及無鉻等及潔凈鋼冶煉用耐火材料得到了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的不定形耐火材料產量已達到千萬噸,比"十一五"初提高13%。在指出了耐火材料工業存在的基礎研究相對薄弱、應用技術比較落后、不定形耐材比例偏低,科學研究投入少的問題后,她對"十二五"期間耐火材料技術發展提出了五點希望:一是耐材質量和應用技術水平提高,噸鋼消耗降到12kg/t鋼;二是冶金新工藝和潔凈鋼冶煉用耐材使用壽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是不定形耐材生產和應用比例爭取提高到60%以上;四是用后耐材資源化和再利用率達到60%以上;五是實現耐材生產、加工與應用裝備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李克敏希望中國耐火材料行業要重視耐材行業的科技創新工作,不僅要爭取國家重大科技支撐項目,爭取政府主管部門政策支持,還要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組織企業勇于創新多出成果,不斷推動全行業的科技發展與創新工作,促進我國耐火材料工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徐殿利常務副會長在會議上通報了今年前三個季度全國耐火材料工業的生產運行狀況。在對全國工業形勢和主要下游行業生產及市場態勢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他針對目前耐材工業生產經營存在的業無序競爭、市場秩序混亂,應收貨款高幅攀升及企業效益大幅下降等突出問題,對行業當前和下一步生經營運行提出了幾點希望:首先是要充分認識全國耐火材料產能嚴重過剩的危害性,堅持以銷定產,沒有合同不生產的原則,通過減產、限產控制企業的合理庫存量,緩解資金壓力;其次是規范市場秩序,杜絕低價竟銷,堅持產品價格不低于生產經營成本的原則,講求誠信,與下游行業攜手共度難關;再次是高度重視貨款回收工作,努力堅持不給錢不發貨的原則,在調整經營策略、優化客戶資源的同時,加大應收貨款的回收力度,降低經營風險;四是強化內部管理,增強成本意識,挖潛降耗、降本增效,嚴格控制"項費用",把生產制造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五是堅定信心,迎接挑戰,變被動為主動,變壓力為動力,抓住機遇創造條件積極推進聯合重組,通過優勢互補淘汰落后產能,實現互利雙贏,增強競爭能力。
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在會議作了"著力產學研創新、促進行業發展"的經驗介紹,山東慧敏科技有限公司、淄博桑德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也分別進行了節能新材料和綠色耐材裝備的技術交流。會議還獲評行業第二批企業信用等級的20家2A以上企業頒發了證書和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