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析與預測
(一)主要下游行業的運行特點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2015年主要下游行業呈現了產量和經濟效益雙降的運行態勢。
(1)產量下降趨勢明顯
主要下游行業除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增長5.8%(增速下降1.4個百分點)外,粗鋼、水泥和平板玻璃產量分別下降2.3%、4.8%和8.6%。特別是鋼鐵和水泥分別是近30年來和近25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2)經濟效益大幅下滑
鋼鐵行業2015年出現全行業虧損,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銷售收入2.89萬億元,同比下降19.05%,實現利稅-13億元;實現利潤-645億元。企業虧損面50.5%,同比上升33.67個百分點。
有色金屬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73萬億元,同比增長0.2%,實現利潤1799億元,同比下降13.2%,但有色金屬加工業實現利潤1080.4億元,同比增長2.5%。
水泥制造業和平板玻璃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8897億元和596億元,同比分別降低9.4%和14.3%;實現利潤分別為330億元和12億元,同比分別降低58%和12.4%。
2、存在的主要問題
主要下游行業目前面臨產能嚴重過剩和市場需求趨緩的雙重壓力
(1) 產能過剩必然導致企業間的惡性競爭
目前耐材主要下游行業均為嚴重產能過剩行業,近年來產能利用率均在70%~75%左右。鋼鐵行業已降至70%左右。產能過剩必然導致企業間的惡性競爭,產品價格將始終在產品成本線上下徘徊。2015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由年初的81.91點下跌到56.37點,下降25.54點,降幅31.1%。
2015年四季度,進口鐵礦石到岸價基本維持在40美元/噸左右,遠低于國內礦山鐵礦石生產成本,加之煤炭價格下降,本應加大鋼鐵冶煉企業的利潤空間,結果卻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究其原因只有一個,嚴重產能過剩導致的企業間惡性競爭所致。
有色金屬行業銅、鋁、鉛和鋅現貨年均價格分別同比下降16.8%、10.2%、5.5%和4.1%。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73萬億元,同比增長0.2%,實現利潤1799億元,同比下降13.2%(虧損面近21%),但值得注意的是利潤總額中有色金屬加工業實現利潤1080.4億元,同比增長2.5%,占行業整體利潤的60%,那與耐火材料相關的有色金屬冶煉業經濟效益下降幅度可能更大。
水泥制造業和平板玻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分別降低9.4%和14.3%;實現利潤分別同比降低58%和12.4%。
總體看,主要下游行業經營質量高幅下滑就是產能嚴重過剩導致市場惡性競爭所帶來的惡果。
(2) 傳統產業市場需求下降
隨著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房地產、汽車、家電等應用消費領域需求增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4%,家電行業產銷率同比下降1.2%;汽車行業產量增速同比下降4%等。因此,傳統產業消費需求不容樂觀,特別是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鋼鐵、水泥、玻璃和有色金屬等消費均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