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武漢科技大學李楠教授站上了國家科技獎的領獎臺。由他主持完成的項目《高品質耐火材料制備過程微結構控制技術與工業應用》榮獲2012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我國耐火材料產量約占世界耐火材料產量的65%左右,但是,我國耐火材料基礎理論研究相對滯后,功能、長壽、節能、環境友好型等高品質耐火材料比例仍較低,具有重大意義的原始創新較少。
從1996年起,李楠教授開始了《高品質耐火材料制備過程微結構控制技術與工業應用》的研究,開辟耐火材料微結構研究新領域。項目所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耐火材料微結構控制新技術,降低了耐火材料的生產成本,提高了耐火材料的綜合性能,延長了耐火材料的使用壽命,推動了我國高溫工業的自主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利用該項目技術開發生產的耐火材料,性能達到或超過國外進口同類產品水平,提高了我國耐火材料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新產品完全自主研發并工業化生產,在武鋼、鹿泉等國內30余家大中型鋼鐵、水泥企業和20余家耐火材料企業大規模應用,近三年11家耐火材料生產企業新增產值達30余億元,新增直接經濟效益為6億多元,促進了我國耐火材料行業技術跨越和產業結構優化。
年過七旬的李楠教授從教近半個世紀,在耐火材料原料合利用和深度開發,碳復合耐火材料,非氧化物復合耐火材料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以及耐火材料與鋼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其先后5次榮獲國家科技獎勵,分別是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先后被授予“杰出耐火人”“國際燒結科學學會特別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