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助推海城菱鎂產業良性快速發展
海城菱鎂礦產資源量占全國的80%,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從全國范圍內的菱鎂產業發展角度來看,妥善利用好這些優質資源,對菱鎂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劉文杰說:“海城菱鎂研發中心是由協會、鞍海政府、海城菱鎂基地三方共建而成的,為的就是讓海城菱鎂產業能夠更好地良性發展。”
劉文杰說:“進入協會后不久,我便有幸來到海城。雖然第一次置身礦區時的那種震撼至今難忘,但在之后的調研中卻發現,海城菱鎂礦產資源雖然豐富,但技術、設備及經營理念卻很落后。可以說,海城菱鎂產業的發展道路,并非坦途。”
“海城現在有近170家的菱鎂輕燒企業,絕大多數都是落后的老式爐窯。落后、老舊的生產設備及生產理念,使得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現象顯得尤為明顯。”雖然近幾年開展了環境整治工作,但“亡羊補牢”的救治辦法,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據介紹,在海城眾多的菱鎂企業中,把礦石經過粗加工制成氧化鎂,隨后作為原料直接銷售的企業占絕大多數,這在龐大的菱鎂產業鏈中只是處于下游地位甚至最末端。雖然海城確實有幾家頗具實力的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但幾家企業遠遠不足以改變海城現有的市場經營模式,需要提升的是海城菱鎂產業的整體實力。
劉文杰說:“在我國南方、甚至世界各地,都在生產諸如鎂建材、鎂合金、鎂制藥等高科技含量的中上游、甚至高尖端產品。如果想進一步挖掘海城菱鎂產業的潛力,企業的經營者們就需要轉換思維,依靠現有的資源、市場優勢,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努力躋身產業鏈上游。”
設備、技術上去了,是否就能夠實現海城菱鎂產業快速良性發展?在劉文杰看來,更為先進的生產理念、生產模式、市場環境同樣重要。大樹沒有良好的根系就很難成為參天大樹,如果把企業比喻成一棵正在成長的大樹,那么菱鎂企業的檢驗員就是這“樹根”的組成部分之一。“就從近期參加海城菱鎂研發中心培訓的檢驗員學歷上就很能看出問題。大多都是高中甚至以下學歷,產品質量很難保證。”菱鎂產品的檢驗人員如果不具備較為嚴格的專業實力,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就會良莠不齊,很可能在產品銷售上發生不必要的商業糾紛,“如果這一情況不得以改善,勢必會成為海城菱鎂產業發展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