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耐材協會七屆四次理事(擴大)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 劉偉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現在我代表協會常務理事會作年度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2017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增長好于預期,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在鋼鐵、水泥、玻璃、有色、化工等主游下游產業觸底反彈,產量利潤增長,經營質量明顯提升的影響下,我國耐火材料工業以滿足高溫工業發展需求和提高自身發展質量為目標,積極應對各種困難與挑戰,努力消除不利因素的影響,全行業始終保持了較為穩定的運行秩序,為服務高溫工業,保障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作出了奉獻。
一、2017年全國耐火材料工業生產的總體運行情況
1、生產組織難度不斷加重,耐火材料產量持續下降
2017年全國耐火材料制品產量2292.54萬噸,同比降低4.13%。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1297.19萬噸,同比降低4.51%;保溫隔熱耐火制品51.46萬噸,同比增長10.13%;不定形耐火制品943.90萬噸,同比降低4.27%。致密定型耐火制品中,粘土質磚、高鋁質磚、硅質磚、鎂質磚同比分別下降3.41%、1.05%、13.98%和5.42%;特種耐火制品、含碳制品及功能材料則同比分別增長了2.53%、2.72%和6.82%。
2017年主要耐火材料生產地區中,遼寧省耐火材料產量334.81萬噸,同比降低22.40%;山西省耐火材料產量68.69萬噸,同比降低18.25%;山東省耐火材料產量286.87萬噸,同比降低10.51%;江蘇省耐火材料產量60.81萬噸,同比降低5.28%;北京市耐火材料產量43.42萬噸,同比降低2.95%;河北省耐火材料產量75.65萬噸,同比增長15.88%;浙江省耐火材料產量116.72萬噸,同比增長7.01%;河南省耐火材料產量1098.25萬噸,同比增長5.07%。
自2014年以來,我國耐火材料制品的產量從2013年的2928.25萬噸,降至2017年的2292.54萬噸,連續4年下降。究其原因,除市場總量中的基建用耐火材料需求明顯減少外,近年來,尤其是2017年政府主管部門加大環保治理力度,迫使一批環保指標不合格的企業停產、控排限產造成礦石資源及耐火原料缺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耐火材料產業在工業社會轉型過程中,生產組織的難度不斷加重,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更加突出,全行業持續發展的壓力巨大。
2、2017年全國耐火材料進出口概況
2017年,全國耐火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總額33.1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45%。其中,出口貿易額30.76億美元,同比增長19.90%;進口貿易額2.34億美元,同比增長28.31%。
耐火原材料出口總量638.95萬噸,同比增長22.78%。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469.49萬噸,同比增長31.75%;出口貿易額18.02億美元,同比增長16.42%。耐火制品出口總量169.46萬噸,同比增長3.29%;出口貿易額12.74億美元,同比增長15.52%。
縱觀2017年耐火材料出口貿易態勢,我們扭轉了耐火原料和制品出口量連續二年下降的局面,出口貿易總額又攀升到了30億美元以上,也止住了耐火制品出口綜合價格連續二年下滑的趨勢,尤其是堿性耐火制品出口平均價格高幅上漲了近20%。但是耐火原料出口綜合平均價格自2012年開始連續6年下降,2017年輕燒鎂粉出口平均價格同比大幅下降了24.55%。在全球耐火原料供應吃緊,國內鎂質耐火原料趨于斷供,制品企業出現限產停產的形勢下,燒結鎂砂等關鍵耐火原料的出口價格卻持續下滑的怪象,應該引起全行業,尤其是從事原料出口貿易企業的關注,更值得我們從保護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的角度,從維護民族耐火材料工業整體利益的高度來分析、思考、應對。
3、經濟形勢復雜,行業下行壓力增大,企業生產經營艱辛
過去的一年,是我國耐火材料工業進入新世紀以來面臨的形勢最嚴峻、行業生產經營運行環境最復雜、壓力最大的一年。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仍然緩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對耐火材料消費需求的拉動力不強。發達國家政治波動、國際匯率變化以及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發展,既影響了國際正常貿易,也增加了我們拓展全球耐火材料市場的難度。從國內看,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實體經濟運行的困難也不斷增大。耐火材料工業不僅要承受原料供應緊張、成本不斷增長、市場秩序紊亂的壓力和沖擊,更要根據環保專項治理的要求加大資金投入,按照主管部門規定錯峰生產、限產減排,克服重重困難,保持了全行業生產的穩定運行。通過行業統計體系對綜合實力排名靠前的66家重點耐火材料企業進行調研分析,2017年重點骨干耐材企業的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同步增長,應收帳款也開始回落,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