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一、對目前宏觀經濟形勢及發展速度的看法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以來,國內外市場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全球通脹、供應鏈沖擊、國際地緣政治變化等相關問題短期內難以完全解決,經濟復蘇和增長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對耐火材料行業生產運行仍有一定的影響和制約,能源價格的上漲,業內多年來形成的產能過剩,惡性競爭、互相殺價,"內卷式"競爭等導致企業利潤微薄甚至虧損。
從縱深的角度來分析,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也到了一個關鍵的換擋期。幾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有目共睹,目前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1999到2021年,中國GDP平均增長率為8.6%, 歐盟1.5%,美國2.1%,日本0.6%,韓國4.2%, 中國GDP年均增長率遠高于發達國家(主要是我國基礎差、門檻低),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因此,下一步中國的GDP增長幅度不可能還那么高,低位波動應屬正常(不排除疫情等其它因素對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現在國家提出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理念,符合宏觀經濟發展規律。
從支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三大支柱看:
1.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是拉動經濟發展見效最快,效果最明顯的經濟增長方式,但是不可持續的,也包括"土地財政"。目前,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等均趨于完善。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再也不可能回到原來的發展模式,因此,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逐步減弱也屬正常。
2.出口貿易
2000年以來,特別是加入WTO以后,出口貿易高速增長。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進出口總值為3.81萬億元,其中出口總額為2.25萬億元,進口總額1.56萬億,貿易順差6826.9億元,擴大90.9%。出口貿易形勢向好。
但是目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百年變局不確定因素增多,出口貿易挑戰和機遇并存,在挑戰中尋求機遇。
3.居民消費
近幾十年來居民消費主要是房產、汽車、家電等,目前已呈飽和狀態及減弱態勢。柴米油鹽菜等居民日常生活用品是基本固定消費,變化不會太大。
因此,GDP再持續過去高速增長的可能性不大,但求平穩波動。
二、耐火材料行業如何應對
1.主要下游行業的運行趨勢
經幾十年的高速發展,鋼鐵、有色金屬冶煉、水泥、玻璃等下游行業產量均排名世界第一,耐火材料產量也排名世界第一。目前主要下游行業及耐火材料產量均達峰值平臺或峰值弧頂區。從總體需求的角度看,有的行業可能在峰值平臺區波動,但時間不會長;有的行業可能從峰值弧頂區下行。產量再高幅增長可能性不大,下游市場對耐火材料需求減弱趨勢不可逆轉。我們應清楚地看到,這正是耐火材料行業實現結構調整、資源整合、布局重塑的重大機遇期。
2.耐火材料企業應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耐火材料生產企業將面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國內耐材市場需求減弱,特別是鋼鐵、水泥行業耐材市場需求減少會較快,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二是下游行業將持續壓低耐火材料采購價格,將直接影響耐火材料企業的經營質量;
三是應收貨款回收將更加困難,特別是鋼鐵企業貨款回收,將影響耐材企業的資金使用周轉天數,嚴重的可能造成資金鏈斷裂。
對此,耐火材料生產企業近期應做好以下工作:
(1)在密切跟蹤市場變化的同時,要嚴格控制生產總量和盲目擴大生產能力,自覺規范市場秩序,杜絕低于成本價的競銷,堅決實行以銷定產,切實做到沒有合同不生產,不發貨,以品種質量求發展。
(2)增強成本意識,強化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生產企業要最大限度的控制產品制造成本,擴大利潤空間。嚴格控制企業"三項費用",努力降低采購成本,精打細算,嚴格管理,千方百計的減少各項費用支出,盡最大努力把生產制造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
(3)要高度重視貨款回收工作,加大貨款回收力度。根據本企業的經營實際,嚴格控制外欠款額度。
隨著耐火材料市場的萎縮及環保、碳排放等相關政策的逐步落實,耐火材料行業將面臨新一輪大洗牌。生產企業應居安思危,理性對待,做好長期準備。嚴密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
市場經濟以來,耐火材料市場一直處于無序競爭的混亂狀態,由于耐火材料市場需求萎縮,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從十幾年的行業發展實際情況看,靠企業自律難以改變現狀。唯一的辦法是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改變目前規上企業1900家左右,平均每家1億多元銷售收入的行業現狀。
協會要積極推動企業的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濮耐、利爾、瑞泰等上市企業近年來為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給耐火材料企業跨區域的聯合重組積累了經驗。目前,中鋼洛耐已經在科創版掛牌上市,為行業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增添了活力。下一步如果通過聯合重組和自身建設,培育30家左右耐火制品收入20億元以上的生產企業,前30家企業年銷售收入可達700-800億元,(約占全國制品市場的70%左右),加上與之品種配套的中小企業,市場話語權才能大幅提升,市場秩序才能有效規范。
目前也是聯合重組的最佳機遇期,大型重點企業有預期通過聯合重組擴大企業規模的規劃目標,也有一些重點企業有望加盟的強烈意愿,只要找好切入點,聯合重組的進展會更快一些。
(來源: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