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行業前3季度重點企業的運行數據仍在統計之中,目前已有71家業內的重點企業向協會上報了前3季度經營數據,還有20來家數據正在催報之中。幾家上市公司的三季報已經披露,行業運行的態勢,業內同仁從相關數據中已能看出大致情況。每年到這個時候,一些耐火材料企業已經在著手思考和布置2023年的經營工作,時不待我。協會借此期動態,寫此篇短文,談些觀點和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數據"能說話",基本反映了行業運行的環境與實際情況
(1)1-9月鋼產量下降幅度不大,但鋼廠的效益下滑嚴重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全國累計鋼產量7.81億噸,同比下降3.4%;生鐵產量6.56億噸,同比下降2.5%。其中7月份,全國平均日產鋼263萬噸,為年內最低水平。前三季度鋼的表觀消費量7.41億噸,同比下降4.2%。由于鋼鐵企業生產經營面臨下游需求減弱,原燃料成本高企等壓力,二季度以來行業運行呈明顯下行態勢,前三季度鋼鐵行業利潤大幅下滑71%,平均銷售利潤率僅為1.9%。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在最近鋼鐵行業的一次研討會上表示,全行業對中國鋼鐵所處市場環境變化的長期性和必然性要有更加現實、更加清醒的認識,要建立自律限產的氛圍和共識,對新市場環境的適應性要增強。駱會長進一步指出,鋼鐵行業當前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體要求,繼續聚焦"一個根本任務、兩大發展主題、三大行業痛點、一個重要進程"的重點方向,堅持"市場判斷要理性、具體措施要現實、整體應對要積極"的應對方針,堅持"三定三不要"的經營原則,堅持綠色低碳,積極探索并盡快建立新發展環境下的產能治理新機制,優化政策環境并大力推動新一輪行業聯合重組。"產能治理、兼并重組將是下一步行業穩定局面、跨越周期的兩大關鍵舉措。"駱鐵軍說。
駱會長的講話要點,就是行業要自律,行業要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產能治理、兼并重組是跨越周期的兩大關鍵舉措。筆者認為,駱會長對鋼鐵行業的這些分析和判斷,對咱們耐火材料行業有非常好的借鑒意義。
(2)1-9月耐火材料的產量下降幅度也不大,但企業的效益下滑也很嚴重
1-9月按協會統計口徑,全國耐火材料制品產量1710.65萬噸,同比降低5.07%。協會現已統計71家(還有20家左右的企業數據正在收集之中)重點耐火材料企業1-9月經營情況調研顯示,71家企業耐火制品產量548.89萬噸,同比降低4.63%;制品銷售收入350.76億元,同比增長4.04%;原料銷售收入25.65億元,同比下降6.19%;總的經營利潤21.16億元,同比下降13.17%;上繳稅金17.61億元,同比降低11.62%。應收款150.25億元,同比增長13.16%。
前3季度經營數據最主要的特征是,"量能"變化不大,但"利潤"大幅下滑,應收帳款額度急劇上升。
二、行業運行目前面臨的挑戰與任務
(1)耐火材料行業如何走出這波市場周期
"中國鋼鐵行業是否有條件、有能力走出這波市場周期?"這是鋼鐵人現在思考的問題。耐火材料行業要思考的是,鋼鐵行業過去幾年效益這么好,掙了那么多的錢,怎么幾個月的時間,日子就變得這么難!我們行業的資產質量與鋼鐵行業相比,除了資產負債率較低這一點優勢外,在產業集中度、創新、人才、智能制造、裝備水平等等方面,均不及鋼鐵行業。還有,鋼鐵廠日子不好過,鋼廠"降本增效"的行動計劃一定會傳導至耐火材料行業,也增加耐火材料行業如何走出這波市場周期的難度。
耐火材料行業走出這波市場周期,筆者認為,首先要解決行業"價格傳導機制效率低下"問題。"價格傳導不通暢"是困擾行業多年的一個問題。這里面雖然有市場競爭主體數量眾多,產業集中度不高,同業競爭激烈等原因,但行業"成本傳導機制"經常失效也是原因之一。舉個例子,耐火材料行業2021年10月份由于拉闡限電導致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當時并未形成良好的成本傳導機制,許多企業因未及時將漲價因素進行合理的傳導,或者是想傳導,但實現不了,導致2021年4季度全行業經營利潤大幅下降,也給2022年1季度行業的經營造成較強的"后遺癥"。2022年四季度以來,需求萎縮導致部分企業訂單壓力劇增,效益更談不上。全年經營數據可能更差。目前雖然耐火原料價格與年初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遠小于鋼廠壓價的力度。能源價格的上升,也給行業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現階段由于疫情的因素,物流成本上升也較明顯。目前的區域承包機制,造成了耐火材料行業的價格,需要漲的時候,漲不上去。"市場傳導機制"失靈。行情一旦不好,鋼廠要壓價的時候,則很快立竿見影。
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們生產多了!如何在區域承包機制條件下,解決"市場傳導機制"失靈問題,是耐火材料行業走出這波市場周期的關鍵之一。自律限產的氛圍和共識能否形成,是明年行業的一項艱巨的任務。
(2)現場服務價格機制的缺失
現行的區域承包機制是多年來市場經濟的結果,其優點多多,在此就不分析了。但一個明顯的缺點是,耐火企業給鋼廠提供的現場服務成本,未得到充分的反映,業內未形成一個大家認可的、合理的、富有彈性的價格機制。現場服務是實現耐火材料價值鏈的關鍵環節,現有難度也越來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而對耐火廠而言,效益卻未得到體現。
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促進現場服務價格機制的盡早形成。
(3)耐火原料價格中樞水平要穩住
筆者多次在業內會議上,用到鎂砂價格變動幅度的曲線,認為燒結鎂砂和電熔鎂砂價格是耐火材料價格的中樞。尤其在全行業行情不好的年份,一定要穩住鎂砂的價格,從而帶動整個原料價格的穩定。但遺憾的是,與年初相比,今年鎂質原料價格下滑幅度最大,導致耐火材料價格回落。筆者在10月27日工信部原材料司組織召開的由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中國菱鎂行業協會、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菱鎂礦產業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菱鎂礦主產區的開采總量要得到控制、產業集中度要提高,要避免鎂砂原料及鎂質制品產量的過剩至關重要!
(3)耐火材料出口水平需進一步提升
1-8月,全國耐火原材料出口貿易總額36.7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08%。制品的出口貿易總額和平均價格均呈現上漲的態勢,表現出結構的優化和(或)單價的上漲。今年出口的進步,不僅是由于歐州市場由于國際上對俄羅斯的制裁帶來的意外結果,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國內耐火材料的有較強的制造能力和替代能力,出口競爭力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耐火原料出口占比還是太高太高,制品出口價格水平的提升還有很大的空間。
世界鋼鐵協會發布的最新版短期(2022年-2023年)鋼鐵需求預測報告。該報告顯示,全球鋼鐵需求繼2021年增長2.8%之后,2022年將下降2.3%至17.967億噸。2023年,鋼鐵需求將恢復性增長1.0%至18.147億噸。也就是說,當國內鋼鐵總量不再增長的時候,國外的鋼鐵產量也許還是會增長的。鋼產量增長,對耐火材料的需求就會增長。
有條件、有基礎的企業,要繼續做好耐火材料出口這篇文章。
簡言之,今年以來,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國民經濟運行承受了超預期下行壓力,困難多多,今年不易,明年更難。現在全行業面臨的是預期下滑嚴峻局面。我們一方面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決策部署,堅持防疫情和穩經營的"雙線應對"。同時要認識到,現階段"行業利益大于企業利益"這一命題的意義所在,自律限產的氛圍和共識能否形成,是明年行業的一項艱巨的任務。企業家們要思考一些行業的共性問題,并努力解決這些問題,認真處理好"行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剛剛閉幕的中共二十大,清晰地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相信未來中國的市場規模和市場效率將進一步提升,在國際競爭中繼續保持主動態勢。也相信耐火材料行業會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但需要大家的艱苦努力。
(來源: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