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6月28日,由中國水泥協會環資委員會、中國硅酸鹽學會環保分會主辦,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湖北省水泥工業協會、武漢港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以"減污 降碳 協同 綠色"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水泥行業環資高峰論壇暨水泥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湖北省襄陽市召開。
大會特邀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曹園樹、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副處長鄭鵬、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原材料工業處三級調研員邱海軍、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秘書長王郁濤、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桂桐生等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科技發展部主任范永斌和中國硅酸鹽學會環保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合肥中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穆璐瑩主持。
近年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水泥行業作為我國工業領域碳排放大戶,碳排放占全國總排放的13.5%,碳減排任重道遠。全力推進碳減排,提前實現碳達峰,既是水泥行業貫徹落實重大宣示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們必須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曹園樹在致辭中表示,希望水泥行業和企業加大行動力度,通過低碳轉型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力。一是積極推進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二是做好水泥行業參與全國碳市場的相關準備工作;三是推進水泥行業低碳技術創新;四是鼓勵核心企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邱海軍建議水泥企業要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高質量發展主題不動搖;二是堅持強力推進水泥行業高端化;三是堅持著力提升產品競爭力;四是堅持開展節能降碳升級改造。
孔祥忠在致辭中指出,今年召開的第十屆中國水泥行業環資論壇,主要是圍繞水泥行業以及企業的綠色發展為議題,綠色發展的內涵是在不斷延伸的。企業的綠色發展理念得到了廣大水泥企業的深刻認識,企業也一直在向綠色發展的方向努力,實現減污、降碳、協同以及綠色發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需要技術和內容創新;二是需要分階段進行,標準的執行和效益的支撐要匹配;三是維護市場穩定,實現效益穩增長,這也是行業的供給側改革的首要條件。
桂桐生表示,近年來,面對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湖北省水泥協會積極引導湖北省水泥企業深入踐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加快上下游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步伐,加速布局光伏、儲能等新能源領域,涌現出葛洲壩、華新等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業鏈"鏈主"企業,全省8家水泥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5家水泥企業獲評省級綠色工廠,樹立了"兩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桿與典范。
王郁濤在講話中表示,水泥行業對于本次《超低排放政策廣泛征求意見》和即將到來的"碳交易",都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執行水泥錯峰生產是解決當前行業窘境的唯一有效方法,但從長遠來看,去產能也是行業現在要啟動、要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他對所有參會人員表示感謝,并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協會活動,共同探討、多交流,為行業發展盡一份力。
出席本次會議的還有,湖北省水泥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學軍、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宏兵、河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王愛貞、山西省建材工業協會會長常衛東、西藏自治區建材工業協會會長趙云鵬、山東山水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仲圣、有關設備制造企業代表,以及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企業等共計約30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大會還組織代表對葛洲壩宜城水泥有限公司進行參觀考察,以該公司作為綠色高質量發展案例進行學習交流和探討。
此次會議圓滿成功。
來源:數字水泥網